服务热线:

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备降:惊心动魄40分钟 128条生命平安归来

更新时间: 2024-01-09 15:57:34     作者: bob官网登录入口

  5月14日早上7时42分,执飞重庆航线航班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。119名机上乘客互相拥抱,击掌欢呼,感叹“活着真好”。

  万米高空驾驶室风挡玻璃破碎,副驾驶半个身体被“吸”出窗外;驾驶室设备失灵,机长扛着零下40℃低温手动操作;由于噪音太大无法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,只能盲飞

  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,9名机组成员带领川航3U8633航班安全降落地面,仅两人轻伤。有业内人士评价:这是一次将载入史册的备降。

  7时左右,飞过成都后100公里150公里位置时,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忽然出现裂纹。

  “不好!”曾担任多年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教员的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了一下。飞机此时位于9800米的高空,由于舱内外气压差,驾驶舱玻璃上承受的压力可以按“吨”计算,这很可能导致风挡玻璃破碎。一定要马上备降!

  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申请下降高度,并请求备降最近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。成都区域空管部门马上发出相关指令,引导航班返航。

  就在此时,“轰”的一声,风挡玻璃承受不住高压突然爆裂。就像一个扎紧的气球被针突然刺破,猛烈的风一下涌进来,仪表上的东西瞬间被吸了出去,低温、噪音瞬间充斥着整个驾驶舱。

  刘传健经历过无数次“玻璃爆破”的模拟演练,深知面对危险,最重要的是按照程序处置,不能让飞机失控。他急速下降飞机以减压,并抓住掉落的氧气面罩戴上,发出7700紧急代码这代表飞机出现紧急情况。

  飞机下降得很快,最高达到了每秒钟51米。飞机刚刚飞了半个多小时,正是吃早餐的时间,乘务员推着餐车,给乘客们发放早餐。

  第一次坐飞机的四川西昌籍旅客骆田正准备享受早餐,突然,飞机开始剧烈抖动,小桌板上的餐食掉到地上,氧气面罩从头顶掉了下来,他心里一沉:“完了,完了。”

  靠近走廊位置的四川隆昌籍旅客马孝兵正在吃早餐,飞机剧烈晃动,他的手臂撞到了附近的硬物,看到行李舱的东西在往下掉。“出事了!”大脑顿时一片空白。

  25岁的西藏籍旅客平措正在打盹。突然听到一声巨响,机舱骤然变暗,氧气面罩垂落,飞机失重急速下降,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。

  飞机不再继续下降,平稳地向前飞行。惊慌未定的骆田戴上氧气面罩,看看邻座,彼此的眼中都是恐慌。有的开始发问: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乘务员没有解释,只是反复说:“请大家在原位上坐好,带好氧气面罩,请相信我们,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。”

  此时的驾驶舱,正经历着生死劫。噪音巨大,听不到无线电指令;瞬间失压,眼膜、耳膜、皮肤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;极寒低温,气温零下40℃,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穿着短袖。系着安全带的徐瑞辰不由自主被“吸”了出去,半个身子到了舱外!

  飞机在7000多米的高空,下面是川西高原的冰山。刘传健用力控制住飞机。“如果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,以200公里的时速开车,你把手伸出窗外,能做什么?”事后,刘传健这样比喻。

  当时的飞行速度是800900公里/小时,零下数十摄氏度的低温。刘传健在这条航路飞了上百次,凭着目视驾驶飞机,使其平稳飞行。

  成都区域空管部门,也是一片忙碌。无线电联系断掉了,根据雷达信号,飞机还在正常的轨迹上。按照正常的应急程序,不断给机组发出指令,告知坐标、高度等。同时,向同一航路上的其他航班发送指令,要求避让,腾出空中绿色通道。

  7时42分,航班安全降落。“看见机场跑道了!”马孝兵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当飞机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跑道时,他一直努力地抓着座位扶手,手上全是汗。飞机停稳后,他立即给家人报了平安,电话两边的人,哭成一片。“活着真好。”

  摆渡车带着劫后余生的乘客们转到休息室。来了很多救援的人和车,藏族小伙平措和身边素昧平生的小伙子紧紧拥抱在一起,庆祝这场“有惊无险”。他在朋友圈深情地写下:“感谢3U8633航班的飞行员和空姐,是你们的镇定,创造出了迫降奇迹。为你们点赞!”

  11时许,民航西南管理局公布消息: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,机组正确处置,飞机安全备降,所有乘客平安落地。

  27名感觉不适的乘客被送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,经检查后无显著异常。58名乘客选择乘坐12时的航班,继续飞往。

  仅有两名机组人员受伤。17时许,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副驾驶徐瑞辰,这位“90后”说:“耳朵已经缓过来了,有一点擦伤,检查了一下,没什么大问题。”空姐周彦雯正卧床休息,她因失重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。

  风挡玻璃破碎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。5月14日晚,3U8633航班的飞行记录数据仪已连夜送往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局。

  5月14日,空客公司回应称,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,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(BEA)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(CAAC)提供对应技术上的支持。技术团队是否会来中国,将视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而定。

  3U8633航班使用的飞机是编号为B-6419的空客319客机,破裂风挡玻璃为原装件。此前,空客319未出现过同类事故。

  5月14日晚,见到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,他已经换上整齐的机长制服。语速很慢,言语沉静,完全看不出才带着100多人穿越生死,安全备降。

  记者采访到刘传健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的战友赵先生,请他介绍这位创造奇迹的机长。

  赵先生回忆,上世纪90年代初,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一名学员。他爱打篮球,个头不算太高,一直打前锋,灵活多变反应敏捷,弹跳力、协调性好,上篮两三个人都防不住他。打前锋需要敢冲敢闯,飞行员要训练心理素质,“这跟他今天能够备降成功有直接关系。”

  飞行技术非常好,责任心强、爱学习。1995年,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一名飞行教员。从学员到飞行教员,跨度很大。进入飞行学院,也并不代表就可以留下来,“有70%的淘汰率,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,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。”成功留下来的学员,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,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员,“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桃一,说明他是全优学员!”

  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每一位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,其中就有与本次事故类似的“玻璃爆裂”。

  作为教员,刘传健带过很多学员进行这样的训练。刘传健训练所用的飞机是初教-6一款常用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。他常用这款飞机进行特情处置训练,飞行过程中,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,“就是假装玻璃爆裂。”

  不过,本次事故,刘传健面临的情况与训练时完全不同。初教机飞行速度一般为200公里/小时,进行特情处置训练时会降至100公里/小时左右,而本次事故飞机速度至少有600-700公里/小时,再加上气压和超低温因素,因此,能安全备降才可以称为奇迹:“(在那种情况下),我们搞过飞行的人都知道,更重要的是意志,就是告诉自己:我今天,就是要把这个飞机飞下来!”

  飞机前风挡玻璃因为种种原因,如鸟撞、冰雹、自发的出现裂纹的事故很多,几乎每年都有,但极少有完全脱落的。

  民航大型喷气式客机在飞行中前风挡玻璃脱落的故障,之前有记载的仅英航一例。1990年6月10日,英国航空BAC111客机执行5390伯明翰马洛卡航班,途中左风挡玻璃脱离,没有系安全带的机长大半身被吸出机外,全靠空乘拉住才幸免于难。飞机由副驾驶操纵安全落地。

  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、资深民航专家李晓津一直跟踪最新进展,“能够说是一次伟大的备降”,他如是评价。

  李晓津和记者说,飞机在高空飞行中风挡玻璃掉落,非常罕见,这在中国民航史上也是第一次。机舱内外气压差大,一旦前风挡玻璃破碎,周边设备会向外飞出,甚至驾驶员也会被“吸”出舱外,舱内气温急速下降。飞西藏,失压后也必须高于6000米飞行。这种情况下,还能尽量贴着山顶飞回成都,是特技飞行员才能做的事。

  “机组成员的心理素质好,头脑清醒,技术娴熟。”李晓津说,机组成员操作规范准确,发出7700代码,减速下降,体现了高超技术和专业素养。空乘人员、乘客、空管齐心协力,结果堪称“伟大”。

  飞机风挡玻璃破裂,会导致什么?从现场照片看,3U8633航班驾驶舱内仪表板从原位置“弹出”。“这种破坏很危险,除了能让各种按钮开关和仪表失灵,有可能切断控制电路,让操纵杆和油门等生死攸关的设备失效。”一位业内人士介绍。

  “这种事故非常罕见,但并不是从没发生过。”东航规划发展部专家、民航资源网专栏作者邹茂功介绍,英航故障发生后,飞机驾驶舱设计制造时,并没有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进行优化。针对新出现情况逐步调整航空监管,是国际通行规则。我国飞机适航条例或许会因此事进行一些调整,比如要求风挡玻璃破损时,驾驶舱仪表板也要维持稳定等。国产大飞机可率先来优化。(记者王眉灵 李欣忆 熊筱伟 王成栋 川报全媒体集群记者吴楚瞳 图片除署名外由视觉四川杨树摄 制图/朱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