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

衬胶技术方面的要求_

更新时间: 2025-04-09 09:09:48     作者: bob官网登录入口

  一、技术要求 所有需要内衬的设备/管道都设计成易于进行衬胶的准备和施工。 所有的接口均采用法兰连接。 所有衬胶的部件清除尖锐的边角,并依据使用的橡胶材料调整拐角处的半 径。孔边缘必须修整,并给橡胶内衬厚度留下余量。 不允许对加衬后的任何设备做焊接。在设备壳体衬胶边界加上标记,并且 在边界的醒目位置加上至少 150mm 高的如下语句“衬胶,不允许焊接”。箱罐和 容器在未通过水压试验之前,不允许进行衬胶。 在喷砂打磨后,衬胶的表面必须没有间隙、焊接毛刺、小孔、渣夹杂物,喷 砂后的迭层和其它缺陷, 是不是达到衬胶要求必须由投标方和招标方共同确认,才 能进行下一步工序。 (1)衬胶接管 所需衬胶管件的表面打磨光滑无附着物,边缘圆滑。 不允许在需加橡胶材料的区域作加工标记。 对于衬胶焊缝钢管,只允许纵向焊接,不接受螺旋形焊接管。衬胶法兰之间 直管最大长度符合有关标准。管道,配件和法兰不能有油脂或其它粘性层,管端 在内外侧都设计有 45°的倒角。 (2)内衬材料 对于 FGD 装置部件的内衬材料,只能选用优质的具有使用业绩的材料(丁 基橡胶)。 通过在衬胶期间从每一批产品中取样品, 根据设计标准对粘接剂和底漆作密 度、粘度和附着力检查。 在工厂衬胶的部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运输准备,包括贴标签、包装、材料保 存。 (3)加工工序 工厂进行衬胶的部件在衬胶后加热加压进行硫化, 硫化后通过打磨和碾磨机 械将法兰表面的硬橡胶加工成同法兰表面平行, 在硫化前避免在管道等的外表面 涂漆。 在衬胶准备和施工期间,需要衬胶的表面没有水份。 所有油脂和其它污染物将在喷砂之前用溶剂或乳化液清除。

  裁断前必须确认胶板的检查记录单及厚度等,根据被衬里材料的形状裁断胶板, 涂粘接剂二层,待第二层粘接剂指触干燥后将其贴衬到母材上。 参照标准:HGJ32-90

  3.1 确认温度在 5℃以上,湿度在 80%以下或无结露发生。 3.2 裁断前对胶板进行全方位检查,确认胶板无缺陷,面上无异物。 3.3 胶板裁断后涂刷粘接剂。 3.4 贴衬胶板时,不得拉伸胶板,也不得有起皱现象。使用宽度为 2mm(主要用 于搭接边及边角部位)及 45mm(大多数都用在平面部位)的压辊按由里到外的顺序 将胶板压实。搭边要直,单层衬里不可以有“十”字形搭边。确保间距在 100mm 以上,搭边宽度一般在 30mm 左右。 3.5 注意胶板下不留气泡,用压滚依次压实。 3.6 两层衬里时,在第一层胶衬完后进行,需在第一层胶板和第二层 胶板的粘接面上涂两层粘接剂。

  2.1.3 角焊缝的高度一般等于较薄钢板的厚度。 2.1.4 焊缝边缘咬边深度不大于 0.5mm,且连续长度不大于 100mm,两侧咬边总 长度不大于该焊缝长度的 10%。 2.1.5 所有需衬里的焊缝应连续满焊不得漏焊。 2.1.6 焊接结束应采用打磨的方法对所有焊缝进行打磨清理、去除焊缝及其周围 的飞溅物、焊瘤、毛刺等并将需衬里部位的焊缝打磨成圆滑过渡状。 2.1.7 被衬里面外观要求 a、被衬里面不得有油漆、油污、油脂等异物附着。 b、被衬里面不得有焊疤,临时支承等部件。 c、被衬面不得有深度 0.5mm 以上机械损伤等。

  加工和干燥期间对衬底温度、环境和温度、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露点进行连续 的测量和记录,所有测量值将记录在备忘录中。从喷沙开始到衬胶完成,空气的 相对湿度保持在 65%以下,衬底温度保持在至少高于露点 3℃,投标方提供喷砂 处理的设计标准, 所有将衬胶的表面根据要求做喷砂处理, 以去除铁锈、 铁屑、 焊迹或其它异物,所有用于喷吹的砂或其它材料无水分。 在喷吹之后, 钢表面首先用毛刷清洁所有磨粉和残留灰尘、最后用真空吸尘 器处理。 喷吹介质由使用者选择并在备忘录中陈述,喷吹介质是清洁和干燥的,喷吹 用压缩空气没有油、污物和水,在喷砂之后,表面将进行彻底的检查而且是否适 合开始衬胶工作,将由投标方确认并将结果写入备忘录。 在衬胶部件和非衬胶部件的接合处采用法兰连接, 接缝也由橡胶材料加以 保护,保证在缝口区域充分的粘附性,设计和加工得到招标方的同意。 法兰的内衬覆盖法兰表面上的管道口, 以保证未加工的边缘不与工作介质接 触。 (4)现场准备 投标方在设计时考虑了工厂加工的衬胶接管、分段件等在到达现场后,管理 并贮存在密封区域以保证表面无水或与污物接触,最好储存在木板上,并注意除 非有木板分隔,否则不允许产品层叠堆放。 管件分类贮存以易于分辨和取出管件。 直到需要最终安装时,才能拆除衬胶设备的包装。

  二、防腐前基体表面处理 1.粗糙度及洁净度要求(喷砂除锈达到 Sa2.5 级) 1.1 洁净度要求: 金属面无可见的油脂、油污、氧化皮、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,任何残留 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。 1.2 粗糙度要求:达到 50~70um 以上。 1.3 喷砂除锈达到 Sa2.5 级的保证条件 1.3.1 磨料的选择:采用金刚砂或石英砂。磨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冲击韧性, 必须净化的金钢砂或石英砂,使用前应经筛选,不得含有油污,含水量不应大于 1%。 1.3.2 压缩空气应干燥洁净,不得含有水份和油污,因此一定要使用空气过滤器, 空气过滤器的填料应定期更换。空气缓冲缸内积液应及时排放。 1.3.3 喷砂操作工艺控制:①喷砂除锈时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在 0.5-0.7Mpa 之间调整,喷射 角度 30º-70º,喷嘴直径 4-5mm,当喷嘴直径磨损量超过内径的 20%时,应更换 喷嘴。 ②金属表面喷砂前,应检查喷砂设备,管道压力等,一切正常时,方可开车。操 作时,待操作人员拿好喷枪并发出信号后,方可将压缩空气送入喷砂设备。操作 终了或中途停车时,应等喷砂管内压缩空气排净后,方可放下喷枪。 ③喷砂除锈后的金属表面的油脂,氧化皮,腐蚀产物等一切杂物完全除去,并呈 现出金属本色并有一定的粗糙度,可见的阴影条纹,班痕等残留物不允许超出单位 面积的 5%。 ④喷射ຫໍສະໝຸດ Baidu锈时施工现场湿度大于 80%,应禁止施工。 ⑤金属表面喷砂除锈一定要达到 Sa2.5 级,且应无焊渣毛刺等,表面焊缝应光滑平 整,凸出高度不超过 0.5mm,如超出时应用砂轮机打磨至满足要求为止。 2.防腐前基体表面处理的特别的条件 2.1 焊缝质量发展要求(适用于橡胶衬里和鳞片衬里) 2.1.1 焊缝表面应平整均匀,不得有裂纹、气孔、焊瘤、夹渣、弧坑等缺陷。 2.1.2 对接焊缝的凸出母材高度应均匀一致,一般高度不允许超出 2mm(涂刮鳞片 凸出高度不超过 0.5mm),且不能低于母材。

  4 修补要领 如在检查中发现漏电,鼓泡,衬里不实,表面伤痕(最低处低于厚度标准)等, 则要按以下要领来修补: 4.1 用刀、砂轮机等将鼓泡等有缺陷处胶板除去后将四周胶板磨成锥拨形,四 周胶板表面 100mm 范围内磨毛。 4.2 打磨后的金属与胶板面用溶剂清洗。 4.3 干燥后涂底涂及橡胶粘接剂。粘接剂构成图如上所示(胶板仅涂 M-1304 二 层)。 4.4 按修补面积及形状裁断胶板,用原胶修补。修补部位搭边宽度在 50mm 以上。 4.5 待粘接剂指触干燥后贴上胶板,注意不留气泡,用压滚依次压实。 4.6 如果在某一处修补点较多,可将各处补平后上再衬一块大胶板或将该部分 全部除去后重新衬胶。修补结束后再进行电火花、打诊检查等。

  按设备的面积每衬 110m2 的胶板,做一个样板,如设备实际面积不足 110 m2 时,每台设备做一个样板(约为 300mm³300mm,厚度能确保样板有足够的刚性) ,样板的衬胶工艺与设备衬里一致。样板做好后,与留有未衬(宽约 50mm 左右) 的一边成直角将胶板切成 25mm 宽(深至母材)的长条,用夹具夹住未衬部位, 使用弹簧秤与铁板成 90°角往上均速(50±5 mm /分)剥离,读出弹簧秤读数, 算出粘接强度值。 B-5S 与钢板间的粘接强度应该在 6kgf/cm 以上。

  (5)、对于吸收塔喷淋层支撑箱形梁衬胶应将搭接面放在梁下面,且应采用双 层衬胶。 3.8 最终检验要领按以下要领对设备衬里层进行最终检查。如发现缺陷则必须进 行修补。 (1)外观检查 在充足照明下,目视检查衬里面,确认有无鼓泡,搭边翘起,伤痕等缺陷。 (2)硬度检查 使用 A 型硬度计测定胶板,确认硬度在 HA52±7(23±2℃)范围内。 ²每块胶板测定 3~5 处,取其平均值。

  2.衬胶施工工艺 2.1 基体表面处理满足“二防腐前基体表面处理”的相关规定。 2.2 涂粘接剂 2.2.1 涂粘接剂必须在喷砂后尽快(一般在 8 小时以内)用刷子或辊筒进行,最 迟在同一天内完成。被衬里面必须全面均一地涂上粘接剂,不得有流挂、漏涂、 淤积现象。 2.2.2 底涂为灰色,在使用前要充分搅拌,原则上在涂刷后 1 小时之后 1 周以内 涂中间涂层。超过 1 周时要再涂刷 1 层。有效期间为制造后常温、密闭状态下 1 年内。涂刷量原则上为每层:0.15kg/m2。 2.2.3 中间涂层为底涂与粘接剂按规定比例(底涂:粘接剂=70:30)配合的涂 层, 在使用前同样需要充分搅拌, 原则上在涂刷后 1 小时之后 1 周以内钢板涂下 一层粘接剂。原则上有效期限为 1 年之内。涂刷量原则上为每层:0.2kg/m2。 2.2.4 粘接剂为以变性氯丁胶为主体的胶粘剂。在使用时需与固化剂按 100:5 的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后再涂刷, 第一层涂刷后的间隔时间为 1 小时之后 1 周以 内,涂刷量原则上为每层:0.2kg/m2。第二层涂刷为粘贴胶板前与胶板上的第二 层涂刷一起进行, 干燥至手触不粘手时贴上胶板。原则上粘接剂与固化剂的有效 期限为 1 年之内。依据情况,粘接剂可用溶剂甲苯稀释,稀释比例为:粘接剂: 甲苯=100:15 左右。 3 贴胶